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应具备哪一些素质?这当然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英国老牌游戏开发者杂志《Develop》近日刊登了游戏产业咨询师奥斯卡克拉克的一篇关于该话题的评论性文章,克拉克在文章中将游戏设计师划分为四种类型,称各类设计师拥有不同职责和技能模块,但无一例外都需要具备“沟通的能力”。
“对很多游戏设计师来说,其主要任务并非将自己的点子转变成现实,而是在相对独立的多种游戏系统之间找到平衡,创造最佳体验,并与开发团队沟通自己的想法。”克拉克写道。“游戏的概念往往由创意总监,或者客户决定。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当你尝试在此基础上做加法时,将会受到重重限制。绝大多数设计师并非真正自由的游戏世界创造者,而必须花时间通过种种电子表格平衡数据,调整游戏内的变量,抑或用例图分析子系统如何运作。”
系统设计师:与程序员关系紧密,他们必仔细研究游戏机制的骨架,并确保游戏系统内的逻辑流和所有变量的稳定性。他们要拥有超强的逻辑能力,并且愿意像眼光苛刻的QA测试员那样,挑战自己所设计系统的完整性。他们往往擅于利用新兴系统创作游戏,但同时又有可能因为过分执著地保护系统的纯度,破坏游戏的整体体验。
经验设计师:他们的任务是保护游戏的审美框架,确保游戏操作、摄像系统及游戏的感官价值(包括美术、音效、叙事等)之间的平衡性。对体验设计师来说,游戏规则和机制的影响是次要的,其作用仅仅是为了推动游戏的渐进式设计,或确保剧情流畅性。他们擅于创造情感价值,甚至戏剧性的体验但有时会以牺牲游戏的系统性为代价。
用户体验设计师:他们关注的重点并非游戏本身,而是玩家的体验。随着免费游戏和“游戏即服务”(GaaS)模式的崛起,其任务已不再只是确保游戏的“易用性互动”。这些设计师越来越频繁地思考玩家生命周期,初次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甚至包括游戏货币化路径。
用户体验设计师往往被视为从属于游戏玩法设计师群体,但与后者相比,他们会更多地考虑玩家在游戏中的旅程。这不仅意味着创造漂亮的菜单系统而是指思考玩家从发现游戏到学习游戏,沉浸其中直至最终流失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玩家的整体游戏体验,与(游戏内)主角的体验完全是两码事,却同等重要。
愿景设计师:这类设计师通常被视为设计师圈子里的高级牧师,或者摇滚明星。他们“掌握”游戏的整体愿景,有能力思考全局,而不单单是考虑游戏系统或片段式的游戏场景;他们将游戏视为一场旅途。愿景设计师往往高屋建瓴地看待游戏,对设计中个体元素的关注则显然有限。他们未必比前述几类设计师更优秀,但往往更适合制定战略决策,因为他们将游戏项目视为一个整体。
克拉克指出,不一样的设计师需要不同的技能和心态,游戏圈鲜见通吃上述所有领域的设计天才。“每一种设计师类型都是在满足特定的需求。”他说。
难道真的无法为“优秀设计师”找到一个客观、通用的评判标准吗?克拉克援引书籍《游戏是什么》(What Games Are)作者泰德凯利(Tadhg Kelly)的话,称优秀设计师需要学会怎么样做减法:“我越来越觉得,游戏设计师的作用不在于创造,而在于减废。我就像游戏开发团队的垃圾箱,剔除大量不靠谱的想法,最终形成务实并可以管理的方案。有些时候,这会让我很讨人厌,但我认为一名设计师利用具备这种能力。这就是他们对于团队的价值,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
对游戏设计师来说,提出想法算不上挑战,但他们真正的技能,体现于在将游戏体验、产品或服务纳入全局的基础上,评估某个具体的想法。而这,也符合优秀设计的原则功能至上,形式其次。
“但这要求设计师拥有一项绝对重要的技能:沟通的能力。”克拉克说。“我们应该与团队其他成员有效沟通,并确保他们理解我们的想法,并达成共识;与他们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优秀设计师有能力想像不有几率发生的事情伟大设计师则有能力授权自己的团队,让不可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