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103866733
网站导航
主营产品: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奋力奏响更多“春天的故事”

产品时间: 2025-03-02 08:58:34 |   作者: 无极3网址官网

详细介绍

  乙巳蛇年,春暖花开。本周,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大会(下称“推进大会”)在东莞举行,全省各地工商界代表济济一堂。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深入探讨、找准方向、凝聚共识,动员全省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奋力在推进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实现更好发展。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精神的实际行动,对广东省促进经济高水平发展走前列、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更重要的是本次会议对外释放的信号:“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新一轮春天来了!”

  这次“共赴高水平发展”的大会,不仅有企业家们诚意满满的会面,还带来了“含金量”十足的签约。大会进行了国企、民企融通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五类征集合作项目的签约,五类征集合作项目188个,合作总金额超400.25亿元,现场签约项目60个,签约项目金额超298.26亿元,有力搭建精准对接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等服务平台,充分的发挥粤港澳三地科技产业优势,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场大会,恰似一场“及时雨”,为南粤大地注入澎湃动力。单从大会举办地而言,东莞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意义之于全省的重要性。

  对于东莞这座城市而言,制造业不但是看家本领,更是最大优势。东莞制造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建立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涵盖34个工业大类和6万多种产品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制造业占GDP比重持续稳定在50%以上的高位水平。

  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体,非公有制企业家们深耕细作,书写了无数产业传奇。尤其是在2460.1平方公里的莞邑大地上,非公有制企业是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始终与东莞同呼吸、共成长,写下了与这座城市双向奔赴的故事。

  “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给出一组数据:广东的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90%以上的市场主体。

  当前,广东民营企业正经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AI等新兴科技引发的产业变革,非公有制企业亟待提振发展信心。

  会议宣读了《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倡议书》(下称“《倡议书》”),给予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勉励。这份《倡议书》为这场民营经济“冲锋号”注入更深决心——向新而行、向下扎根、向上突围,春天的故事永不息。

  《倡议书》指出,今日之广东,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奏响更多“春天的故事”。让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家牢记誓言、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艰苦创业,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新时代粤商精神,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当先锋、做闯将、开新路,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不断作出粤商新的贡献。

  同时,会议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步骤,也为民营企业寄予了无限的期望。会议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发展信心,自觉将公司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切实担负起产业报国的时代使命,积极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切实夯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体经济根基。要把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任务要求,推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在转型传统产业、培育新兴起的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中展现更大作为。要积极推动管理创新,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主体的动力和活力。

  作为新春后广东省民营经济领域首场“重头戏”,大会进行了国企、民企融通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金融机构助力民企、商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与民企转化对接,省工商联商会与省科协学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合作,粤港澳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合作结对签约,五类征集合作项目188个,合作总金额超400.25亿元,现场签约项目60个,签约项目金额超298.26亿元,释放出“招商引资融通发展”的澎湃动能。

  《倡议书》强调“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资源互通”,在陈志列看来,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国企和民企比翼齐飞。

  “广东的国企和民企都有非常强的实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中,无论是专利、市场占有率,还是发展势头,广东的民企和国企都是比翼齐飞。”陈志列说。

  广东深谙国企与民企“双向赋能”的逻辑。现场发布的签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国企、民企融通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项目达26个,总金额152.12亿元,占据全场签约量的“半壁江山”。

  大会现场,港澳企业的身影尤为活跃。33个粤港澳科学技术创新合作项目签约落地,覆盖多个科学技术创新产业,折射出湾区资源融通的“化学反应”——港澳“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在湾区融合中愈发凸显。

  “香港的国际金融资源、澳门的葡语系市场网络,叠加广东的制造与科研基础,这才是真正的湾区优势。”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澳门中小型企业联合总商会会长、澳门励骏创建有限公司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陈美仪坦言,澳门可以与广东共建会展旅游国际大品牌,“比如联合举办主题展会,既吸引全球客户,又以澳门为跳板开拓葡语国家市场”。

  这一“湾区孵化+全球推广”模式已在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影石创新”)得到验证——其全景相机远销200多国,近期更计划研发影像处理专用大模型。

  “影石创新离不开广东这片沃土的培育,得益于广东省强大完备的产业链和开放的合作生态,影石得以整合优质资源,与本地供应商紧密合作。”广东省工商联执委、影石创新联合创始人陈永强透露,“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发展。影石创新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和全球化布局,让每一个人都能轻松记录和分享生活。”。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则聚焦青年科创力量的联动:“香港有多所世界百强高校,但技术转化需要广东的产业场景。”他在会上签约了“传统行业+人工智能”的有关项目,在他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在资源合作上有广阔的联动空间。

  当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传统领域,广东民企以“敢饮头啖汤”的魄力破局。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香雪制药”)依托社区医院积累的百万份诊疗数据,训练“智慧中医”医疗大模型,提升智慧中医诊断准确性与临床疗效。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坚信:“AI能让中医真正伟大。”

  这是广东传统产业“科技突围”的缩影。大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省工商联商会会员企业与省科协学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项目88个,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与民企转化对接项目23个,显示着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决心。

  万和电气通过智能生产线%,金域医学依托全球最大东方人种大样本库和大数据库推进“医检4.0”战略……科技与场景的碰撞中,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恒兴集团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产学研平台建设国家级海水鱼虾种业中心、结合智能养殖平台实现单体网箱养殖水体扩至数万方、投建预制菜“共享工厂”带动4万农户致富。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国家战略所需,也是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向新而进,向数而融,向高而攀,充分的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东莞市工商联主席、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总结道。

  未来的竞争最终还是产业链生态的竞争,会上发布的《倡议书》明白准确地提出三大路径: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起的产业聚变、未来产业突破,广东非公有制企业家应充满信心,主动求变。

  在会场外的“莞货莞品”展区,华为、OPPO、vivo、衡立泰、拓斯达、马可波罗、天域半导体等东莞各领域的民营企业携拳头产品亮相,展现东莞“8+8+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厚实家底和“东莞造”的强劲实力。

  机械手臂灵活作业,VR头显配合手柄监测并控制机器人移动,背后是大模型在进行实时推理。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拓斯达”)展出了一款与AI深层次地融合的新一代X5机器人智能控制管理系统。

  如今,“自动化工厂”已屡见不鲜,但是能根据应用场景的实时数据和环境变化做出智能决策和优化调整的“智能化工厂”仍在发展中。区别于以往只能按照固定模式完成既定操作的工业机器人,亮相大会现场的X5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搭载了AI大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感—算—控”一体化。

  “以码垛这一工业领域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为例,X5能够识别不同的货物和料盘,并依据情况进行设计不同的垛型,同时避免码垛过程中的障碍碰撞问题。”拓斯达工程师孙帮乐介绍。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工业机器人有望突破具身智能的“小脑”瓶颈,从“能干活”变得“会干活”。

  据悉,具身智能是东莞积极布局发展的四大未来产业之一,拓斯达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领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坚实,新一代产品的涌现将进一步赋能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使工业制作的完整过程灵活性更好、高效。

  工业机器人之外,同样具有鲜明AI特征的斯乐克智能眼镜也是与会企业家们的体验焦点。“这跟普通眼镜没有一点区别,甚至更加轻便,可完全日常使用。”有嘉宾在佩戴后表示。

  这款眼镜由东莞市斯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斯乐克”)生产。在外语对话环境中,眼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实时翻译和对话翻译,翻译内容既能够最终靠镜框传导进佩戴者的耳朵,也可以在手机终端进行播放。展位负责人钟创宜介绍,目前,产品支持144种在线语言翻译,公司已为名创优品等品牌供货。

  数据显示,东莞拥有超过500家AI企业,年营业收入超1200亿元,AI服务器产值占全球4%。目前,东莞正在全力推进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建设,并计划申报国家人工智能+智能终端行业应用基地。未来,将有更多类型的AI智能终端产品在这座“制造业之城”落地,为东莞的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引擎。

  除了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新兴起的产业的产品,鞋、玩具等传统“莞货莞品”也吸引着与会企业家们的目光。

  展区的首个摊位,摆满了厚街鞋企东莞市元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元创科技”)研发设计的免提鞋。在马斯克的诸多“出差”活动中,这双高效又便携的鞋子总是颇为吸睛。

  据介绍,免提鞋采用创新的免提后跟设计,轻轻一踩一蹬,无需弯腰即可轻松穿上。这个蛇年,在马斯克同款的基础上,元创科技推出了2.0版本的免提鞋,底部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将在上半年作为原创品牌艾捷乐AJL发售。

  深耕传统产业,抓住风口及时转型,在东莞并非孤例。广东衡立泰工艺品有限公司(下称“衡立泰”),2007年从徽章制造起步,近些年紧追情绪经济,一直在升级潮玩设计与供应能力,如今已构建起覆盖全球IP的版图。

  近日,《哪吒2》票房持续走高,电影周边产品的销量也水涨船高。衡立泰总经理陈祺透露,去年10月交付的首批30万套产品上线即售罄,工厂正日夜赶工补货。大会现场,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等角色的立牌、徽章也现身展区,堆叠出一个“谷子王国”。

  一直以来,东莞都是全国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近年来,玩具产业加速向潮玩集群转型,诸多公司实现了IP设计运营以及下游的销售推广延链,玩具产业也因此成为东莞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范本。

  推动传统产业蝶变焕新、新兴起的产业聚变成势、未来产业裂变突破,这是广东省在这次大会上发出的倡议。乘着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春风,东莞非公有制企业也将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坚持促转型、强支柱、立新柱,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共同构建多层次的现代产业集群。

 


关注我们